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511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06 09:46 信息来源:随州市民政局 编辑:随州市民政局 审核: 民政局 字号:[ ]

李媛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全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提案指出了当前我市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并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认为,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客观存在,提出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办理。结合实际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0.9万人,占常住人口200.37万人25.4%,居全省第七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3个和1.8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9万人,分别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常住人口的66.6%和16.9%,表明我市正加快由中度向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迈进。为积极应对发展形势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多元供给格局为着力点,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有力推动“颐养随州”建设。

二、提案落实情况

(一)努力解决老年病床位供给不足问题。近几年来不断增加护理型床位配置,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养老总床位数共20083张,养老机构床位数954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7132张,占比74.7%。已入住服务对象5657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054,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59.3%,能够满足失能老年人入住需求。

(二)多渠道破解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短板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搭建城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满足不同服务需求,提供不同层次服务内容的医养服务平台,同时链接社会公益资源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一是巩固两室联建成果。协同卫健等部门,扩大“两室联建、医养融合”改革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村、社区卫生室与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两室联建”点400个,实现资源跨界共享,有效地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就医问诊、文化娱乐等服务二是盘活利用闲置医疗卫生资源发展养老服务。随县唐县镇、吴山镇、三里岗镇卫生院康养中心已经挂牌,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洋骨科医院实施了医养结合项目。三是探索国有平台发展养老服务。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市国投集团成立康养子公司,在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内建成运营“随州银杏颐养中心”,首批开放83张床位,今年二期项目将建成300张床位,并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推进四是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增加服务供给。近几年来,通过社会组织培育及一系列助老志愿服务、委托服务、创投项目等为老服务项目实施,爱老敬老助老的氛围更加浓厚,到门口、到家庭的老年人服务供给大大增加。

(三)加大投入提升养老服务人员能力素质。为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我局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发力,一是完善政策引领。2023年,我局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将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内容。今年,我局积极吸纳委员建议,多次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沟通对接,初步拟定《随州市2025年度养老护理员培训方案》,将开展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培训工作。二是业务培训赋能。坚持每年组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养老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培训)。联合市妇联、人社等部门举办了3届“随州市神农工匠杯”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业务能力过硬的“理论+实操”高素质养老人才。三是落实待遇激励。2024年以来,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两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不含事业编制人员)的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毕业生,分别给予不低于3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分3年发放(第一年发放30%,第二年发放30%,第三年发放40%);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分别给予1000、1500、2000、3500、5000元的一次性培训补贴。2024年对3名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了0.3万元一次性培训补贴。四是强化宣传引导。我局通过本地主流媒体、局官方网站等对组织开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养老从业人员,增强养老从业人员工作认同感和荣誉感。

(四)不断拓展老年人医保政策。一是推进老年人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全面参保计划,组织社区、村委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办理医保缴费,点对点督办参保单位为退休职工缴纳医保费,确保老年人人人有医保。2024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98.62万人(60岁以上职工参保5.01万人、居民参保48.07万人),基本医保参保率99.13%,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二是实施老年人倾斜保障政策。建立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相比在职人员,退休人员门诊报销起付线降低100元,报销比例提高5%(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能报销85%、75%、65%),年基金支付限额提高500元,达到2600元。三是支持医养机构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医养协作,将老年康复医院、汇仁康养等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实行协议管理。老年人在纳入医保定点的医养结合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医保政策报销。四是为老年人提供医保便捷服务。精简全部28个医保服务事项,将参保缴费、异地就医等多项业务下沉到村、社区,将门诊慢性病认定到下沉到医疗机构,推广电话、网络等多渠道办理,最大程度减少老年群体跑腿。开通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配备爱心专座、老花镜、放大镜等老年人专属物品,推行“帮办、代办”服务,上门送医送药,切实解决高龄、行动不便老年人就医困难问题。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收委员的意见建议,联合相关部门和地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省医疗保障局计划出台长护险具体实施意见,我市将按照省统一部署,积极做好长护险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护理机构、护理人员、等级评定机构和人员等配套机构人员的培育,并积极向省建议,将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纳入保障范围。二是立足数智赋能,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曾都区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推动养老事业跨越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